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近日,2017全国申请人商标申请量排名榜单(前100名)出炉,大家除了惊叹我国商标申请量巨大之外,还被一件事情吸引了,那就是排在申请量榜单第一位的,竟然不是有“商标大户”之称的腾讯和阿里,而是一位神秘人。
申请量超过腾讯阿里
在榜单中,我们可以看到申请量第一位的是名叫“侯丰羽”的人,接下来才是阿里巴巴,且侯丰羽的申请量超过了阿里巴巴将近一千件。
出于好奇,又去商标局查询了一下这位大神...查询结果依然让人震惊。侯丰羽名下的商标高达9087件,从2002年开始,侯丰羽就开始注册商标,而且商标类别清一色的是25类(服装鞋帽)!几千个商标同一个类别,真是个专一的男子...
仅以一件商标300元的注册费用来说,他2017年就在注册商标的事情上花了近两百万!如果算上部分代理机构可能会收取一定的代理费,且2017年以前的许多商标注册费用并不止300元。那么他总共在注册商标上的花费会是更加庞大的数字。不得不说,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...
个体申请占30%
其实,榜单中的个体申请人并不止侯丰羽一个人,在申请量前100名中,有近30个申请人为个体,占到前100名中的30%。
自从商标申请的费用降低,流程简化以后,申请商标不再是大企业一枝独秀,个人申请商标的数量也渐渐攀升。但这也引起了许多人担忧,这些人申请这么多数量的商标,到底要用来做什么?
中国凭借幅员辽阔和庞大的人口,拥有极具潜力的市场。这放在商标行业来说也是如此。商标申请发展至今,目的已经不再单一。除开企业自用的商标,还会有企业防御商标等,甚至有些人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注册的商标。当然,还有一种用途,就是拿来“转让”的。
商标申请的耗时长、通过率不高,但商标的需求量却很大。企业不一定有时间和精力去自己申请商标。在创业时代,商标也成了天猫、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准入门槛。想要快速吃到蛋糕,商标转让就成了最佳选择,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市场。在未来,商标转让也许会成为新常态。
福兮祸兮?
商标局对商标申请的改革红利,从本质上来说,是想促进大众创业,也让中国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,但如今的现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。
不少人认为,像侯丰羽这样的个体注册了近万件商标,绝不可能是自用的,更不可能无偿转让给需要的人,那么就有违商标法中的“诚实信用”原则,应该上商标局的“黑名单”。商标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,常用汉字、英文的排列组合已经越来越少了,这种大量申请的行为占用了商标资源,给其他人带来了不便,还增加了行政成本。
但也有人认为,商标申请人都是按照法律流程申请,并没有违法。况且商标交易像其他知识产权交易一样是大势所趋,并无不妥。
那么在各位看来,榜单中近30名个体申请人申请商标的目的是什么呢?个体申请人的申请量加大,到底是激发了市场活力,还是造成了社会危害?你对这种现象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?
最后附上完整榜单↓
百务通注册商标,专属顾问解答!错过就没有啦~